我國金屬礦山的尾礦量已達50億噸以上,隨著礦業開發規模的增大和入選礦石品位的降低,尾礦堆存的數量將逐年增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大大小小的尾礦庫大400多萬個,金屬礦山堆存的尾礦量每年以產生6億噸的速度遞增,不僅占用大量土地,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我國尾礦的綜合利用率僅為7%左右,大量的尾礦都采用傳統的水力輸送法,以礦漿的形式,連水帶砂全部輸送到尾礦庫,以沼澤狀態的方式儲存,有些邊遠地區的鄉鎮選礦廠甚至直接將尾礦排放到自然場地之中。尾礦不管是排放在尾礦庫中還是自然場地中都對周邊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礦漿水中常含有重金屬離子以及殘留的有毒浮選藥劑,對礦山及其周邊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其影響將是持久的;尾礦在受到腐蝕,或某些進入尾礦中的可遷移元素發生化學遷移,將會對大氣和水土造成嚴重污染,導致土地退化。目前,我國因尾礦造成的直接污染面積已達百萬畝,而且尾礦庫壩體高度隨著尾礦的大量堆放而增加,不安全隱患日益增大。據測算,每年因固體廢棄物的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在300億元人民幣左右,其中每年要花費10~15億元用于輸送尾礦,15~25億元用于維護尾礦庫。
面對傳統尾礦濕法堆存存在的問題,煙臺鑫海礦機有限公司推出一種新型脫水工藝——尾礦干排,這一系統主要是由脫水濃縮型水力旋流器、高效深錐多錐濃密機、高效多頻脫水篩組成,脫水率可達85%,將尾礦干式排放,充填回采區,可直接避免其污染環境,此外,尾礦干排還可以節省傳統尾礦庫的建設費用和常規維護費用,使自流回水充分利用,消除尾礦庫的安全隱患。
下一篇:尾礦干排對赤泥工業廢渣的意義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