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礦,選礦中分選作業的產物之一,其有用成分的含量最低,在當前的技術經濟條件下,不宜再進一步分選的礦,也成為最終尾礦。
成分含量最低并不代表價值最低。尾礦是被專家普遍認為挖掘潛力大,二次利用高的重要寶藏。
如何更好的響應國家的政策要求,有效的處理尾礦,并且為尾礦庫的建設維護節省更多的成本,將尾礦變廢為寶,是選礦當今的難題。
針對尾礦處理,國家出臺了新的政策,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國土資源部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等有關部門最新編制了《金屬尾礦綜合利用專項規劃(2010~2015)》,并要求相關地區和部門嚴格遵照執行。
據統計,截止到2011年,全國的尾礦堆積總量已經達到140.46億噸,僅2007年一年,就已排出10億噸。尾礦的大量堆存給國家的資源、環境、安全和土地等都帶來了諸多問題。然而,壓力大,發展和利用的潛力也大。
目前,我國尾礦綜合利用的問題存在于,尾礦利用率低,很多地區對尾礦還缺少應有的干排處理意識;尾礦污染防治意識單薄,阻礙了相關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尾礦干排處理的技術投入不足等。
為此,煙臺鑫海礦山機械公司針對尾礦干排已經制定出一整套創新工藝。(如圖)
與其它尾礦干排和脫水設備相比:此工藝節電2kw.h/t,節省投資30%~40%,節省干排成本3~4元/t,回水率達75%以上。
整套工藝無論是產品還是技術,鑫海都做到了優化,高效,節能,環保。
響應國家政策,必須進行尾礦干排,而為了國家和個人更長遠的發展,也必須兼顧節能減排。
新聞推薦